【今日头条】“踏歌为舞 乡音为乐” ,文华学院的她用实践展现舞蹈理论

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3-05-20    作者:

“踏歌为舞 乡音为乐” ,文华学院的她用实践展现舞蹈理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文华学院基础学部舞蹈表演系的老师谭晶用家乡话向大家深情吟诵李白的《赠汪伦》,并带领同学通过手和足的形态模仿以及节奏融入将其变成一个舞段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感受踏歌载歌载舞的魅力。她生动的课堂内容获得了第七届所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文学组第一名新秀奖。


  第七届所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启林教育研究院与所属高校共同举办,旨在引导和促进所属高校广大青年加强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提升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探索青年教师队伍管理创新机制,同时也为刚刚进校三年的老师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在报名参加比赛时恰好是谭晶进入文华学院的第三年,因为对课程教学的兴趣与热爱,她决定参与这次的比赛。

  在比赛前,谭晶为了让《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这一更具实践性的课程在思政文学组中突出它的特殊性和形式感,她在赛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在课题的选择上,她选择了唐代的踏歌,踏歌有着舞蹈和乐的体验,其基本形态是脚踏地为节,手联袂而舞,载歌载舞,列队而舞。舞蹈的形态可以通过踏地和舞袖表示,但是载歌载舞中的乐已经失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踏歌“乐”的特点,谭晶想到用鼓的乐声结合乡音吟诵《赠汪伦》,以此配合舞蹈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也能让课程在文史类突出自己的特色。谭晶表示:“踏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很典型的代表,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向往和热爱美好人生的态度,也是对祖国当代繁荣昌盛的赞扬和歌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通过踏歌这一门课程,就会发现这些古代的文化,它是活的,是能够古为今用,为我们当下所传承、所运用的,这种传承不是我们完全的复刻,而是以我们当下的视角去更好地调整和融入,其实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课堂展示上,谭晶以时间轴的形式将历史文物的图片串联起来,并且用一些最新的舞蹈视频资料,展示出当代舞蹈独特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到舞蹈动作与动作的关系,也了解到舞蹈动作背后深藏的含义。参与课堂学习的21级舞蹈表演的曾子妍和程博都表示:“通过这次青教赛之旅,不仅深刻地了解到了唐代踏歌舞蹈的定义、特点以及艺术特征等课堂知识,还学习了老师上课的节奏、方法以及更多课堂创新的思维。这也让我们打开了关于舞蹈理论课的新思路,提高了学习舞蹈理论的热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舞蹈与各种元素结合的多样性。”

本次竞赛,谭晶以她用心和创新课堂的方式获得了思政文学组第一名的新秀奖,文华学院基础学部舞蹈表演系副主任穆兰对谭晶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对于第一次参与到思政文学组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对于舞蹈表演系是一个极大的突破,谭晶老师是一个虚心好学且严谨对自己专业肯钻研的老师,与学生关系也很好。在未来,我们也想把这个打造成一个省高校一流的课程,充分发挥各老师优势,将这个课往更加有特色和凸显它的艺术性和多样性的这个教学方式上去探索与推广。”(通讯员 宋珊珊 张馨雨 李佳)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宣传策划处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文华官方微信
杏彩体育直播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