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办二本的她,拿奖拿到手软,一战成功上岸211!
是心中的执念,也是对自身的高要求。每一根用空的笔芯记录着她的勤劳钻研,在深夜还亮着的灯见证着一个考研学子的不易,但这些付出无数努力的日日夜夜没有让人失望,让来自文华学院19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梁茜娅成功打开了河海大学的研究生大门。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最初步入大学时,梁茜娅就坚定了想要考研的目标,但是“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她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大三时四月打好高数的基础、背单词、巩固英语语法,如果完成了就开始下个阶段,没完成就要加快速度,制定小目标让自己更有前进的动力,也能让努力的轨迹更加清晰。梁茜娅将考研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前进,尽管考研路上艰辛万分且过程漫长,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抵达目标的彼岸。
考研不会一帆风顺,也有逆风逆水的时候。在备考冲刺阶段,梁茜娅感染新冠病毒。平时三天能背一套肖四大题,阳了后一天一道题都背不下来,身心俱疲,不想继续下去。但是都坚持到这一步了梁茜娅又怎会甘心?她告诉自己,只能一遍遍的咬紧牙关往前冲。办法总比困难多,她一边吃润喉糖一边背书,发挥润喉糖提神醒脑的作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甚至考前那一晚她吹着冷风背了五小时的政治。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梁茜娅如愿考研上岸。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在梁茜娅定下了目标后,紧随其后的是在文华学院学习这四年里付出的行动。她曾获国家奖学金、三次校一等奖学金、三项专利、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三届“北控水务杯”化验赛二等奖和虚拟仿真赛二等奖等等。每一个奖项和证书的后面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与坚毅,她经常需要查找诸多文献学习他人方法、经验,在这期间她每天下课都坚持去城建楼做实验,这些是家常便饭,但也让她为大赛做好充足准备。这些大赛带给她的不仅是荣誉更是难得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她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她的专业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连续三年保持专业第一名,这自然就为后来的复习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成的,梁茜娅努力奋斗前行,不断探索,才达到如今的成就。
当问到她有没有学习秘诀时,她给大家分享:“平时上课认真听是很关键的,最好能根据学习的模块做思维导图加强巩固知识,期末时那一周时间来整理书本,归纳总结知识”。的确,精简的查找胜过大海捞针,也更节约时间和效率。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说起今年的备考,寒冷的12月,空无一人的学校,难以买到的物资,刚生病还在发热的身体...这些似乎是绕不过的代名词,也都是她在备考中艰难日子的真实写照。考研的困难从不只是从一而终坚持的不易,更难得是在艰难的外部条件下还能咬牙拼搏的勇气,但她做到了。在今年考研极低录取的概率下,笑着讲考研虽不易,但她还好,因为身边有一群陪伴她的,一直关心她的人。
在梁茜娅考研这一路上,少不了这位益友的陪伴。是监控学习进度的“备忘录”,也是阻止懒惰的“小闹钟”,在自己新传卷无可卷的同时,还在带动着梁茜娅的积极性,并肩作战,互相监督让人觉得奋斗的日子有了目的,有了意义。而夜晚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寝室时,还能收获到室友们的暖心鼓励,“回来啦?”“今天怎么样呢,辛苦啦。”这样普通的对话,在梁茜娅耳中是学累后大脑最好的营养剂,不止让她感受到宿舍的温暖,也为了明天的努力学习继续蓄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有了想法就积极付诸行动,可能天赋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天赋变为不在虚无的名词。梁茜娅做到了,虽然吃了苦,但还好苦尽甘来。(通讯员 陈正其 杨蕙嘉 刘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