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0级新闻专业周立超——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者、之江实验室宣传部工作者。
他是怎样从成绩中游的大学生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周立超2010年9月进入文华学院就读人文学部新闻专业,在文新社和人文学部先后担任主要学生干部,2014年毕业后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考入浙江大学工作,再到加入之江实验室,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如今的周立超更为沉稳自信,他坦言一路走来感谢自己的辅导员老师、人文学部领导及老师的指导,感谢文华学院的氛围让自己可以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最初的新闻素养其实是在文新社里培养的。”作为文新社外宣部副部长、外宣部记者的他,在文新社不仅学习了关于新闻采访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基本的新闻素养与习惯,他也是他们那一批第一个将稿件发到外部媒体上的人。
他其实对于他第一次发的稿件非常奇怪,因为他的第一篇稿件是关于一个男生织毛衣,但就这样一件事情被发到了武汉晚报上面,这也让他更加了解了什么是新闻点。那些在课堂上面用理论知识描述的东西,在平时其实也就是那么普普通通一件事而已。将男生织毛衣写成一篇稿件发送到外部媒体上面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发现新闻点的能力。
跳出舒适圈
“在一个领域里面待久了,需要一个给自己跳出舒适圈来接触更多工作的机会。”
作为人文学部分团委宣传部(记者团)记者,人文学部分团宣(记者团)部长/团长,人文学部学生会副主席的他建立整个人文学部记者团,也是学生会第一个使用AE的人。
打造“文华人文”的媒体平台、制作影像与建立团队、组织社会实践、做学部报纸《新知》.....他所谓的“划水”,只不过是做虽然与学习无关,但与提高自身实力有关的事情。他说:“在学生会学习了五样东西:学习了融媒体报道技能,培养了自主探索精神,锻炼了多任务处理能力,形成了分工协同的意识,获得了人际交往的经验。”人就是要挑战自己,才能不断的前行。
两部纪录片
他的大学成绩基本处于班级中段,但实操课的成绩却优于大部分的人。作为影像爱好者,他每晚都要看一部电影。当自己拍摄纪录片时,熬到一两点,也要看一部电影再睡。当时郑潇老师每年都要将潜能学生组建一个小组拍摄纪录片。周立超协助09新闻学长们完成了《江汉生》拍摄后,自己又独立组织了《根据地》纪录片的拍摄,还入围了电影节。他曾说:“有作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有作品拿得出手的地方。”
迈进浙大
有人会说,凭什么他去浙大工作,为什么会是他?对于只有两个人能入选,且要面临与众多985、211高校的求职者共同竞争的岗位来说,他被录取是一件谁也不相信的事情。对于面临毕业盲目地扎进招聘会的大学生来说,他在求职之前就开始在网上寻找各大教职考试,然后发现了浙大部分岗位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并且那个岗位刚刚好是关于影像的,而他则以第三名成绩通过事业编制统一笔试,在首轮面试环节第一个回答了考官问题,最重要的是他有作品。
在浙大,他负责全校层面的摄影摄像相关工作,指导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台学生团队,并协助完成浙大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组织了2015年宁夏固原科技考古&杭州科技创业故事、2016年海峡两岸科普夏令营&新疆阿克苏水资源保护、2017年贵州安顺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浙江大学主要领导相关新闻报道、浙大重大活动和事件的报道记录、负责浙大广播电视台的日常运行组织策划浙大广电团队社会实践、深度参与浙江大学年度画册出版、参与浙大文化氛围营造以及传播等等,都有他的身影。
新的起点与挑战
在浙大四年的工作中,周立超成长了许多,但是在这稳定生活的表面下,他的心却并不平静。他时常想:这个做了四年的岗位,他还能收获什么?离开了浙大的光环,他还剩下了什么?未来的生活是安分求稳,还是居安思危呢?当然,周立超没有犹豫多少,2017年,他选择离开浙大、加入之江实验室,再次踏上新的起点,去迎接新的挑战。没了浙大的光环,他仍然是那个有能力的人,浙大的工作经历只会让他在新闻宣传上更加的得心应手,同时他还代表实验室开展公关工作,并且开始尝试接触管理,完成了新的身份转换。对他来说,他正年轻,而这正是最好的资本。跳出舒适圈,在摸索中不断突破自己的上限,让他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进入文华,在文新社担任要职,到浙大任职,再到加入之江实验室,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如今的周立超更为沉稳自信,他从来都不需要任何外物的光环,他自己就是最亮的存在。
来源:文华学院 文字| 刘佳希 袁洁 图片| 周立超 编排| 王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