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未来五年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2008-2013)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董事会关于制定学校未来五年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决定,增强我校的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实现在建校十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湖北省具有领先地位的民办独立学院的目标。现结合我校的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以及全国和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针对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评估,特制定学校未来五年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学科专业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办学声誉的重要基础。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其水平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特色优势的学科专业,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而人才的培养水平,更取决于学科专业的水平,也只有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才能吸引、培养高水平的教师。
文华学院经过五年的建校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目前教育部为了加快985和211高校的发展,已明确提出独立学院要与“母体”大学脱钩,独立学院要真正走向“独立”。如何实现从“带土移栽”到“去土留根”的转变,是摆在文华学院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和挑战。特别是在目前学校自身办学资源有限、生源不理想、办学历史短,加上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公立高校和已有丰富发展经验的高职高专的挤压,如何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我们更应该在学科专业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品牌专业,否则很难生存和发展。
根据我们对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状况的调查显示,文华学院目前在学科专业结构、教师授课水平与结构、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针对学生实际不够。目前学校的很多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基本是照搬华中科技大学,针对文华自身的定位和文华学生实际不够。对全校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发现:28%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想转专业者高达30%。
教学针对性不够。相当部分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地延用自己原有的教案和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文华学生的特点、学术准备情况和就业要求备课和讲课。学生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很高,对教师和教学不满意的比例也很高。
师资队伍问题。一是专职教师数量不够,不足以满足学校的基本教学需要;二是年龄、学历、职称、性别结构不合理,35-50岁年龄段的拥有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三是约有30%的教师不能很好胜任其工作;四是在各专业能够充当业务骨干的中青年教师不足。这一现状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合格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如果要争取在评估中达到优秀水平,文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教学基本设施不足。一是图书馆、校园网等公共基础设施亟待改善;二是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实训设施不足,尤其是实训基地严重不足;三是还需要继续增加学生文体活动设施。
所以,面对竞争,对文华学院这样的新建学校来说,尤为重要的是:认真思考学校定位,找准自己在教育市场和就业市场上的空间,迅速站稳脚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以上种种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机遇,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建设不仅要从理论上论证,更要注重与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方向相结合,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学院一定要坚持满足学生当前就业与未来发展需求,专业建设要围绕学生当前就业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使学生的在校学习经验成为他们个人事业发展和生活发展的强大基础和助推力。
2)优化专业结构的原则
要抓好重点专业,积极培养品牌特色专业,适时开拓新专业。使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形成各专业门类均衡发展,使重点专业水平较高,特色专业优势明显,新建专业潜力较大,使学校所有专业的建设能均衡发展,逐步深化。
3)培育特色的原则
特色学科与专业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强势学科应当是文华学院专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但要防止简单的“拿来主义”,文华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文华特色的专业、特色的方向、特色的课程,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
4)专业与职业相结合的原则
面对国内外庞大的高等教育市场,文华要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在学生就业与职业选择上下工夫,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只有实施学校、学生、社会有组织的互动与合作,能使学生都顺利地走向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文华才能奠定自己的发展根基。
5)分期分批、突出重点的原则
专业建设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分期、分批、分级推进学校专业建设;要开展专业建设评估,积极创建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使所有专业都能办出特色,充满活力。
6)开放性的原则
独立学院要想在实力雄厚的公立高校和具有丰富办学经验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求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具有开放性的胸怀、开放性的理念、开放性的发展策略,积极寻求与政府合作、与社会合作、与企业合作乃至有计划地开展国际交流培训项目,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7)量力而行原则
文华学院是一个民办学校,所有办学经费完全自筹,因此文华学院的专业建设要坚持精心规划、分期分批、突出重点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筹措办学资源和有效利用办学资源将始终会是学校办学资源方面的两个问题。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定位的指导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拓宽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特别是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分析、学生愿望调查、办学资源情况、实施工作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业设置,形成学院独具特色的专业结构,以促进学校质量、结构、特色和效益协调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在实现“十年建校”目标的同时,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建设思路
今后五到十年,学校基本定位为理工专业为主的多科型本科大学。专业发展的总原则是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工、理、经管、文多专业协调发展。基本思路是:
重点建设机械、信息、城建、财经、管理、外语等一批基础较好、实力较强、影响较大、水平较高的品牌专业。重点建设专业要坚持以华中科技大学优势学科为依托,同时根据新的社会经济变化、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文华学生特点,探索适合文华实际情况的专业建设途径。
要积极开办适应性强,特色明显,有学科支撑、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建设要密切注意和积极探索因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所带来的新的专业发展机会。这不仅适合于所有文科类专业,也适合于所有理工类专业。积极发展新专业,是学校专业发展保持活力的关键。
专业建设以夯实基础、培育特色和强化品牌优势为重点。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资源调配时,要注意专业建设的总体效应和各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和相互协调。要加强实验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技能培养机会。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学校学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要适时开展学科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并在制度建设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教学研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资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单项工程,使文华学院的整体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任务与目标
文华学院在未来的五年,经过专业结构调整,首先应该达到教育部对独立学院进行评估的基本要求,初步形成具有文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花一年时间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审查,特别是专业方向调整。
每一个专业都应形成和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方向、并根据新的变化开辟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的新型专业,各学部(各专业)要从这三个方面找到自己的特色所在。
对于新型专业的开设,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办学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尤其是要根据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转型(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变化等)而出现的新行业新产业需求来创办新型工科和新型文科专业。学校专业结构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情况和学院实际来决定。增加新专业要和专业改造结合起来。增加新专业要和提出不适合专业结合起来,要防止出现专业越办越多,办学资源越来越分散的局面。
2)根据新的专业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要在核心课程培育和教材建设上下功夫。
所有课程均要按课程建设五要素(即教师、教材、教法、教学条件、教学组织)系统配套进行建设,长期坚持不懈。课程建设分为一般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三个类别进行。一般课程建设对象为学院全部必修课,目标为学院“合格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对象为学院已评为合格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目标为院级“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对象为已被评为院级优秀课程的课程,目标是进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未来五年内,所有必修课都必须达到合格水平,其中30%的课程达到院级优秀课程水平,20门课程达到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水平。
3)完成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调查,学校目前专业实验室严重不足,基本没有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也没有达标,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我们要在三年内达到合格标准。
4)形成一支稳定的专职(兼职)师资队伍,特别是在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专业骨干教师的稳定与培育方面,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
五年内所有学科专业都必须建立起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都比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因此学校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引进和培养要优先满足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所需要的教师,还要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时进行学术梯队建设。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校造诣的学科专业带头人。要制定专门的教师进修和培养方案,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促进教师在职成长。
5)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学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用来评价专业建设的效果。它既要适用于整个学科专业教育系统,也要适用于具体的实施者。它要为质量循环模式的各个环节,即规划、实施、评估、评论,提供一个参考体系。真正做到既实用又好用,既有效率又透明。为迎接教育部2011年的评估,学院要以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教学评估为基准,从2009年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校内跨系评估,2010年进行校内外模拟评估。
五、制度与资源保障
为了确保上述目标实现,学校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资源投入,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组织、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最基本的目标是在经过五年建设后,使学校教学通过国家本科教学评估,并力争达到优秀水平。
★ 欢迎您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意见征集邮箱:hustwhxc@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