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中,文华学院创建者之一,曾任文华学院原副校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现任湖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文华学院)副主任、古琴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吟诵文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东腔调吟诵传承人。
采访陈思中老师是在2023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春意阑珊,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马鞍山森林公园里各色野花美得沁人心脾。
陈思中老师创建的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文华学院)古琴文化研究所和中华吟诵文化研究所基地,隐居在森林公园恬逸园层层叠叠的绿浪里,房顶尖尖,像童话里的小木屋。
掀开门帘,琴声悠悠而来,陈思中老师正在弹琴,屋里檀香袅袅,屋外鸟语花香,很难让人不去吟诵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记者对他说:“ 想听文华20年前的故事,请讲给我们听一听?”他想了想,笑着说:“好吧,我来讲讲过去的故事给你们听。 ”
点开往事,历历在目。以下是陈思中老师的讲述:
为什么我会来文华学院呢?
我虽然一直在大学里工作,心里却总有一个梦想,觉得人生里如能参与一所大学的创立,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我们很羡慕华中工学院老院长朱九思同志那样参与创立一所大学,觉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2003年3月8日,刘献君校长给我打电话:“思中啊,你明天有事没有啊?”我说没事。“没事,那好,明天就跟我去虹景花园见几个人,吃顿饭啊。”我心想:喊我吃饭,怕没那么便宜,是让我干事吧?
3月9日中午,到了虹景花园之后,坐了一圈人,刘献君校长介绍我认识董事长吴文刚先生,说:“想办个独立学院,大家帮忙筹建一下。”我问,筹建学校,那需要我做什么呢?刘校长说:“那你帮忙写个申办学校的报告和董事会章程吧。” 我说,哎呀,我对这个东西不了解。刘校长说,不了解?那你去了解一下吧。就这样,一周后申办报告递上去了,5月26日得到教育部的批准。
而这个日期非常的巧,因为2000年5月26日是华科大的合校成立大会的日子。过了几天,刘献君校长打电话问我,你想不想到文华创业?开始,我担心去那里万一干不好,对前途会有影响。但我是刘献君校长的研究生,跟他学习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对教育还比较了解,而且办一个学校正好是我多年的梦想,既然这个机会来了,为何不试一试?
我问,那什么时候开学呢?刘校长说,今年就要开学,我们要当年申报批准,当年办学,当年招生。
7月1日,我们在华科开了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成立的新闻发布会。7月2日我带着朱菱,去华中科技大学东湖校区(现湖北省博物馆旁边)上班了,还记得当时肖行定副院长(现任文华学院董事长助理)带着杨化玲(现任经管学部党总支书记)一起开始办公了。
记得大概是7月6日或7日,我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租了一个大客车,印了一万份招生宣传资料,去汉口解放公园招生。那天下很大的雨,别人学校都是提前把招生的棚子搭好了,有位置。我们是后来插进来的,没有位置。
我想了一个办法,把“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招生的横幅标语一头系在树上,一头系在车子的反光镜上,把车窗和车门打开发宣传广告,我们就在那里叫喊。一开始没有人理,等到10点多钟雨停了,开始有人围上来了问:华科大的招生吗?是的。这是个什么学校?我说这是个新办的学校,属于华科的独立学院。问的人慢慢的多了,大家开始有兴趣了,一会儿1万张招生广告就发完了。我赶紧打电话问董事长,说今天形势很好,一万张招生广告全部发完了,明天还来不来,还印不印?董事长很开心,说,印印印,这是个好事情,明天继续印一万张。
第二天天气好一些,我们人手不够,肖院长把华科大城市学院的学生带过来帮忙了。到中午11点多的时候,人越围越多,招生宣传广告没多少了,我们一连讲了几个小时,嘴都讲干了。讲到最后,还剩一张招生广告,两个人开始抢,一人抢了一半。看到广告发完了,我们的车子准备要走时,人家都不让我们走,还要我们讲解。
我赶紧给董事长打电话说,这几天招生宣传非常火,过两天就会有很多人来看场地,去学校咨询了,我们赶紧要招人,把学校办起来啊。董事长很高兴地说,好,马上招人。可是这么急去哪里招人呢?
肖院长把华科大城市学院那边的一些学生带过来帮忙了。我赶紧把学校的广播响了起来、宣传栏弄起来,广播响起来了,印了一批宣传资料。九号的时候,学生家长开始探校和报名了,第一天学校来了上百人,第二天来了几百人,后来人越来越多,完全没办法接待了。我们在三楼上听见他们在喊:我们已经冲破了第一道防线了!我们已经冲破了第二道防线了!我们已经到办公室见到院长了!(大笑)当年热闹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的。第一年我们招了1818名学生。我们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干起来了,很有趣。其实当年招几千人都可以的,但是办学条件不够,只能招这么多。当时我管行政、宣传、党务工作。
我和文新社的故事
我再讲一讲我和文新社的故事。你知道《文华》校刊里的“文华”是什么意思吗?
“难道不是文华学院的刊物意思么?”记者反问到。
那只是你的认为,不是我当初起名字的初心。
为校刊取名字,我取了十几个都不满意,其中有一个名字叫“东浪”,是站在东湖边看着风吹浪打,心潮起伏。因为,我想办一个人文类的综合性杂志,这个杂志要有人文的气息风采,像花一样美丽,我就起了“文之花”,因为花与华在古代同音同字,我就改成《文华》。就是这么想过来,取名《文华》,刚好和学校的名字重合在一起。
当初办学校,首先想的第一个媒体就是把广播弄起来。我当年是湖北省高校广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对广播比较熟悉,我请协会的专家过来把广播站帮忙建了起来。
要创办的第二个媒体是校报。我当时是华中科技大学校报主编,考虑到报纸的新闻性很强,校报最快也只能一周一期,不可能一天一期。但是那个时候出来的报纸已经没有新闻价值,只有历史价值了。同时,新闻它受限制,新办的学校没有那么多新闻。我当时在华科就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办个杂志。刚好我可以在这里办个综合性的杂志。
当时我招聘黄冲来办杂志办网站。黄冲是华科大武汉晚报记者站的站长,第一届站长是我,第二届是他。他正好新闻专业毕业了,过来跟我一起做事情。我们利用一个网络,一个杂志来进行宣传工作。网络能很快的传播新闻,再把一些丰富的文章和照片放在杂志上,两个媒体文章可以相互打通使用。
我当时在全国高校中首先提出来五媒合一的设想,华中大在线就是我和汪海兵校友弄起来的。五媒就是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网站。
我要在文华建立一支学生宣传队伍。最开始我们取的名字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记者团”。
结果有一天,我们原来华科大记者团的第二届老团长何君臣,他是新华社里的领导,他跟华科校报提议,把华科校报记者团的名字改成新闻社。因为新闻社是一个组织一个机构。结果华科宣传部的同事们讨论之后,觉得还是不行,因为华科记者团的品牌已经很久了。
我知道了这个信息以后,心想我现在刚刚成立了一个记者团新组织,那我们来用这个名字吧,就叫:文华新闻社,简称“文新社”,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打造中国高校新华社!”就这么来的。(大笑)
然后开始组织学生来做,但是学生都是新生,新闻写作采访能力当时不是很强,办了两期文华杂志,我们都很累。最后,我们决定就按照学校的成长程度来办新闻,学校是什么水平,我们就办成什么水平的网站或杂志。
刚开始,我们没有什么名人,也没有名师,我们就把华科的那些院士和校长、名师登上封面。结果就有些人跟我提意见,说我们为什么老登外面的名人,不登自己学校的。我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是要进行校外的宣传,我自己现在没有什么名人登。我只有借人家的势借人家的力。等到两三年以后我们有自己的队伍了,我们就登自己的。
为了扩大宣传,当时华科的校领导每人桌上有一本文华校刊,每个学院的办公室和主任书记桌上也有一本。再就是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的朋友,我每个都寄校刊。在我们熟悉的教育部长周济等好多领导桌子上都有文华校刊。最后凡是扯得上关系的都寄,所以在很多大学校长领导的桌上都有。
有一次武汉大学举行一个学生记者的活动,请武汉晚报社的社长潘堂林去做报告,我们派了几个学生记者去学习,带了文华校刊。潘长林在讲座中说,要说新闻办得好的,我这里有本杂志办得好。他指着文华杂志说,这个杂志我每期都看了,而且是从头到尾都看完。
事后,武大宣传部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潘总好给文华面子,把他们的宣传活动变成了文华的宣传广告活动。(大笑)
当年的文华学生记者有一种自豪感。他们认为作为记者,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宣传部去的,代表杂志去的,最后是代表学校的意志去执行任务的。所以,他们干了很多事。一个新生可以去采访文华学院校长,甚至是可以到华科大去采访华科的校长,可以去采访院士,可以去采访学校各部门的任何领导。采访院士的时候,学生都来我办公室先培训,我亲自教。首先,每一个人提一个问题,假如采访10个人,我请了12个人过来,两个学生当替补,让他们把我当成被采访人,先问问题。当着我的面问,不清楚的话,我就告诉他们该怎么问。问题成功了的学生,就可以在边上休息。一直到所有的学生能够很清晰的提出问题。
每次采访,一个老生带两个新生,我把他们引到院士面前去,他们跟院士聊,我离开。 华科大樊明武校长他们采访了好几次。有一次新生开学典礼时,樊校长下车了,走向司令台时,他不接受采访了,他说已经采访了很多次了,不采访了。我对着三个学生记者把手一招,让他们跟上来。刚好突然停电,我就笑对樊校长说,停电了没事做,这些学生喜欢你,想跟你聊聊天,樊校长同意了。这几个学生好高兴,涌上去,采访成功了。
还有一次,李培根来文华参加开学典礼,之前采访了几次,后来他也不接受采访了。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就跟司机说,你把车停在老食堂(文盛园食堂)那里,我在那里等李校长。从那里走到司令台有100多米,我就在那里接到李校长以后,跟他寒暄几句,就把学生弄上来跟着他缠着问。走的时候又把车停那里,我和学生记者送他上车,又能在路上问问题,这个事情就搞定了。
李培根校长刚上任的时候,我请他来讲座,稿子写完了后,我送五篇稿子给他看。第一篇是个讲座的新闻;第二篇是他跟学生的对话,学生提问他对话;第三篇是他用英语和学生的对话;第四篇是他讲座前和讲座后和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文字和照片;最后是一篇讲座通讯。我到他办公室把这几篇稿子给他审稿。他一下子愣住了。他说,我就去搞个讲座,你咋搞这么多名堂。我说,校长,请您理解,我们穷啊,我们没有资源,现在好不容易把您请过去,这个资源我不用够,那不划不来呀。把他一下子逗笑起了。后来,华科宣传部有位同志给我打电话:陈老师,校长把我们批评了。我说批评你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就是因为你的原因我们被批评了。”(大笑)原来校长说:不要说学校宣传没有新闻,没有什么资源啊,那个文华学院,我去讲个座,他们搞出了5篇新闻稿子,你们还说没有资源?(大笑)
这就是我们的策划新闻组织得好。那时,刚好有个学生记者是英语专业的,我问能不能用英语提问,她说当然可以。再就是接校长下车,一下车学生记者就围着他,在路上和讲台边上;特别是讲完了后,一定要围上来跟他交流。这样一下子搞了四五篇稿子出来了。
2003年九月第一次开学典礼时,我们把华科大樊明武校长请过来讲座,我们在学生食堂请他吃晚饭,我和外语系一个学生挨着他一起,学生边吃饭边用英语跟他提问题,我们把内容记录下来和照片一起变成了新闻。樊校长笑着说,陈思中你真会招待人,吃个工作餐都不放过我。(大笑)
当时很好玩,我给了学生很多自由。所以,当时叫做青葱岁月(大笑)。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干完了我承担责任,不要他们承担责任。你知道文新社的社长怎么来的?当时,很多人都不敢当,是我聊天把他聊出来的。我在华科校报当主编的时候,提出学生记者要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的四种能力,把这个要求带到了文华新闻社。我当年还对他们要求:能说会道、能写会划、能想会做,能歌会舞。提高学生记者的综合素质。到了第五年的时候,文新社学生开始越来越好,我们很多东西都成熟了,杂志也越办越好。很多学生现在还来找我,比如李博、郭冠楠。李博当时加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把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资源引过来,让我们做红枫文化节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变成了湖北省高校的红枫文化节,形成了“春天到武大看樱花,秋天到文华看红叶”的品牌效应。 连续两年的湖北省高校宣传排名,我们排在了前三名前五名。
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三年办成了万人大学,八年办成全国排名第二的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
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40年在大学工作的时间里,参与了两所名牌大学的建设。我的一生都是为这两所学校奉献的。一所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名牌公办大学;一所是亲自参与创建的全国排名前十的民办高校。
回过头来,再看看在这工作的几十年中,由于我的个性比较强,在做事的时候,瞻前不顾后,顾事不顾人,经常给领导和同事造成了一些困惑和为难,现在回想起来,表示十分的歉意,衷心感谢大家对我的包容和支持。
故事讲完的时候,日暮四合,倦鸟归林,陈思中老师养的一只野猫趴在门口睡着了。见我们出来,它赶紧支棱起身子,摇着尾巴,跟着主人送客。
我们告别后,在汽车的后光镜上,看见陈老师和野猫渐渐消失在霞光与山雾里。森林鸟鸣声,缥缈孤鸿影。
Copyright 文华学院2020 鄂ICP备09023313号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3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