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精选文章

三好学生标兵汪柃彤:打破学科壁垒,逐梦文学星河

发表时间:2023-02-20点击:次

汪柃彤文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学生,预备党员,2021-2022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2019年红枫文化节散文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连续4次个人成绩排名2/212,获校一等奖学金,2021—2022专业综合考评专业第1名。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衰草枯杨,青春易过。2019年,初入大学的汪柃彤在红枫文化节诗文创作大赛中取得了散文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个好的开端,激励了汪柃彤学习的积极性。时间不息,步履不停,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次次名列前茅,笔记被优秀展览,暑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与小组伙伴合作红旅项目并取得了好成绩。在大学生涯中,汪柃彤把握每一次进步的机会,这一次次进步也让她在文华的学习生涯中如红枫般熠熠生辉。

将学习这条路走稳走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科出身的汪柃彤双语成绩优异,对文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刚入大学的一次偶然机会下,汪柃彤萌生了去后山看红枫的想法。后山上,她被鲜艳夺目的漫山红枫震撼了许久,当时正值学校红枫文化节,热爱文学以及被红枫惊艳到的汪柃彤投稿参加了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次红枫文化节对她的激励,让她在别人对未来茫无所知时,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正如汪柃彤所说“大学四年说短也短,浑浑噩噩没什么意义”。这也是给我们大学生敲了警钟,不要一味地享受安逸,正值年少更要实现青春的意义。

作为三好学生标兵,汪柃彤身上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学习方法。当我们问到她学习上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的时候,她笑着说道“首先是交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会觉得交流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和老师呢?可能上了一个学期老师都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汪柃彤觉得不会的问题首先当堂向老师咨询,这是最高效及时的一个方法,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我消化而导致问题堆积。然后就是和同学交流,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有利用这个便利的机会,在课余时间,交流学术问题会使自己查漏补缺,也可以让自己跳出原本的思维圈,但一般人都是交流娱乐话题,这就适得其反了。其次是“回顾”,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我们做笔记的意义,就是为了巩固和梳理知识,但是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做笔记可能就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一个作业任务,就忽略了后续的巩固,但汪柃彤会将“写”与“记”兼备,对课上学习的知识反复推敲和琢磨,看似简单,但坚持下来却很难,这不仅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更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要从中受到启迪,向汪柃彤学习,向三好学生看齐。而汪柃彤仍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自己的领域熠熠生辉,做三好学生标兵的带头人,为我们树立标杆。

我们的前进不该止于书本

在汪柃彤的认知中,学习不只是停留在书本,还要去广阔的社会当中用心体会和感受,来以此拓宽我们的前进之路。

对待学习乃至生活更加有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一直是汪柃彤清楚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最开始的确立其实是来源于她参加的“双结双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里,汪柃彤结识了一个腼腆内向的小男孩,通过带着他做蛋糕和完成手工任务,他们慢慢熟悉,到最后彻底被小男孩依赖,而小男孩的信任也温暖到了汪柃彤,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在实践中成长的步伐。正如后续抗洪志愿之路上的她,在防汛之堤上一步一脚印,义无反顾守护着周边居民的安全,同时为他们普及抗洪防汛知识。尤其是有时遇见年纪稍微大一点,性格稍微固执一点的老年人,则需要考验到汪柃彤更大的耐心,但是最终汪柃彤还是经受住了这些考验,也成功地提升了自己。

“重要的不是过程和结果,而是有愿意付诸实践的那颗心。”汪柃彤只用这一段话这样介绍到她的志愿之旅。通过这些志愿活动,她所给予的温暖都让她感受到了相等甚至更多的回报,而这些回报可能是小男孩的信任,可能是汛区居民的感激,或者可能是其他我们注意不到的另一方面的细节。但无论是什么,只要有意义,都会被汪柃彤牢记,并转化为动力,为她在成功路上的探索增添一束星光。

成为燃起团队篝火里跃动的火光

一人不成众,独木难成林,对于自己的优秀,汪柃彤并不觉得是件值得大家称赞的事,她反而更推崇合作精神的灵活运用。

在大三时她参与了跨学科的科研英语演讲,这个项目的规划和制作让她对“合作”有了新的认知。作为团队里唯一的中文系学子,汪柃彤对自己的定位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她尽可能地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发现专业内学子可能忽略掉的细节或问题,从而使项目的完成度和饱满度达到更高。凭借着团队间的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她们的努力成果最终被评为国家级三等奖,这也让她坚定了“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拓宽眼界的看法。

除此之外,汪柃彤参与制作的“红灯记”模型的完成也并不是偶然产生的结果,而是她们中文系学子合作精神的必有产物,包括汪柃彤在这次合作中从自己的学习安排中再另外挤时间独立设计出的“动态”板块,为项目提供自己的方向和思路参考。这样的智慧结晶对于一群文科类的大学生也是一种跨领域的挑战,让她们明白了跨领域的无限可能和魅力。

“知识不是禁锢,如果能和自己专业之外的人合作,从而学到自己学科之外的知识也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汪柃彤一直都处于求知若渴的状态,而不断尝试新领域恰好就是她在触及知识这座层层高塔所需要的最好的辅助阶梯,就好像一座建筑需要一套可执行的方案规划,再出现这座建筑的模型设计,最后三者结合构成实践,这就是文科、理科与工科独特的魅力所在。

岁月之路慢慢即漫漫,我们会遇见无数个岔路口,或是面对抉择,或是遭遇坎坷,但岁月还在,奋斗的理由就还在。希望汪柃彤继续明晰自己的方向,兴致盎然地与这个世界交手,一直行走在光明无限的大道上。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华园路8号

联系电话:027-87599238、87599065

传真:027-87599540 邮政编码:430074

杏彩体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