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军,文华学院机电学部202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Dteam工作室学生负责人。曾与团队成员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赛湖北省三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
不大不小的工作室里承载着他们对创新、创造的执着,随处可见的资料,地上散落的零件,鼠标敲打声一下两下,星期六的上午看似天清气朗,实则乱中有序。李哲军是在询问多次后才有时间接受采访的,他是Dteam工作室学生负责人,D,便是“dare and diligent(勤奋的)”.而他也将D的含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以赛促学,以赛代训
“最初是想多学一点东西”,当李哲军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加入Dteam工作室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初入大学校园的李哲军在晚自习教室听过学长学姐的宣讲后,对工程竞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加入团队后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工科类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面对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强劲对手带来的压迫感,大一新生李哲军丝毫未被震慑到,参加比赛会有学长帮忙补充相关知识,而有的知识是大三才会学到,他有很大的满足感。什么是学习?无意识地接受和有意识地吸收,李哲军属于第二种。他说为了成绩的学习是刻板的,学习本身是为了获得知识。加入Dteam工作室,通过做项目、做比赛使李哲军较早于他人学到了新知识并付诸于实践,在比赛中学到的知识往往更具实用性,比起书本上的文字叙述,这些知识更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
尽其所能,得其所好
许渊冲说过:“尽我最大的能力,得到我所喜欢的东西。”作为工作室学生负责人,李哲军要在忙完学业的空余时间赶往工作室处理相关问题,甚至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一边发文件,一边回答问题。
当问到是否在学习任务与工作室事务中找到了平衡,他很坦然地说,我觉得我没有很好地平衡。在上大一时,还没那么多专业知识要学习,所以他留了很多时间给工作室,但当他成了大二学生,也成为了工作室学生负责人时,事情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当机立断,缩短了自己的娱乐时间。采访是在工作室里进行的,当看到他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拘小节”,宽松的短袖,款式简单的短裤,一双拖鞋,采访过程中还要时不时向周边的同学借个U盘发文件,时间仿佛要掰成两半才够用。但他表示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平衡二者,学习专业知识犹如吃饭带给人们的饱腹感,人不吃饭是不行的,但又不能只吃饭;而工作室的学习就像阅读书籍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只有身体与心理双向发展,这个人才是完整的。
这时一个尖锐的问题向李哲军抛了过去,有想过放弃一方吗?他的手离开了手中的鼠标,抬起头,没有。两个字,让人感受到了这位少年内心的那股劲,热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坚守它就好,永远不要想它会有什么结果。
因为遗憾,才有期盼
去年夏天,李哲军负责的Dteam工作室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赛事中获得了银奖。与金奖失之交臂,算是遗憾吗?
从5月中旬李哲军了解到了这项比赛便开始“招兵买马”,他们首先要组成一个12人左右的团队,当时临近暑假,大家考试任务繁重,但都不想错失这次大赛,所以他们都把时间挤了又挤,在数个“夜深人静”后,团队成员终于敲定了。成员分别来自机电、信息、经管、人文四个学部,跨了7到8个专业,团队组成后大家就纷纷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学部赛、校赛,一直从六月份到七月中旬才结束,对于李哲军的团队来说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7月15日参加省赛的结果出来了,李哲军团队作为学校三支队伍之一参加比赛,他们这次卯足了劲,只为冲金奖。李哲军表示这项赛事很多名校都有参加,但他们的作品有不完美的地方,其他团队也有,所以大家参加比赛必须要褪去名校的“光环效应”,全力以赴去比赛。令李哲军甚至整个团队迄今为止都难忘的就是准备答辩稿。7月19日,老师评审了他们的答辩稿,要求是大改,甚至主题都不对,一时间,他们想放弃。可都到省赛了,放弃意味着是逃兵。他和团队成员重新构思答辩内容,反思错误所在,就这样,他们仅花了两天便做出一个新的答辩稿,这个答辩稿意味着希望。他陪团队成员疯狂练习答辩过程,“至少有90遍”李哲军说,“可能你们觉得有点夸大,但真的就反复练习。”
任何人都有情绪的压抑期,而对于李哲军来说,排解情绪的最好方式是听音乐。这恰恰如《似曾相识的精灵》 中格非所说:只要音乐还在继续,生活还是有意义的。
三个多月,90多遍,银奖。
他们被祝贺得了银奖时,李哲军却说,没拿到金奖,有点遗憾。
竞赛之所以拥有其特殊的魅力,恰是由于其结果的不确定性,才令人如此痴迷。比赛,不仅仅是拿你的作品去参赛,更多的是你对比赛怀着的份真诚之心。
今年,李哲军再次出发,参加了我校挑战杯,在最终答辩环节也是表现出色。人生中有很多场比赛,但可怕的不是输,而是不曾努力过,没有再来的勇气。
Copyright 文华学院2020 鄂ICP备09023313号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3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