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精选文章

我劝诸君重读诗

发表时间:2021-05-10点击:次

我劝诸君重读诗

------读《蒋勋说唐诗》与《戴老师魔性诗词课》有感

 经管学部 高振峰

 

读诗就要读唐诗。

宋代著名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意须高,以汉魏晋唐为师。

鲁迅曾言: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1934年《致杨霁云书》)。

而唐诗以盛唐诗为妙,妙中之妙者当推李白、杜甫的诗。这两位最杰出的诗人,年龄相近,只差十一岁,他们的横空出世,实在是时代使然。

 

一、李白、杜甫是盛世的天才

后人称呼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足见二者的才华冠绝之极。

台湾的蒋勋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在各自的书中都详细介绍了这二位,并且对他们的产生给出了自己的本源解释。

蒋勋认为诗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二、三百年的孕育后,最终集中爆发在唐朝。而唐是与传统汉文化,也就是农业文化特性不完全一致的朝代,他起了个名,叫农业伦理的一次短暂出游,也就是在强大的群体层级关系网中,稍稍为个体生命腾出了部分空间,并开出了灿烂无比的唐诗之花。这一结论是从文化比较角度的认知,自然与蒋勋成长于偏安一隅的台湾岛,青年后又背井离乡,远赴欧美求学的成长经历有关。

而戴建业极力推崇李白,认为他的诗之所以充满了浪漫、想象力,与他的信仰,也就是道教有关,因为道家追求的是一个仙界。不过,戴建业却并不认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甫跟李白一样,是豪放不羁的游侠少年,但由于经历变故,杜甫后来才笃信儒家,秉持仁义礼智信,进而把关注的重点锁定为家国命运、人民疾苦。

 

二、李白的

李白的天才自不必说。他一出四川,年纪轻轻,就自夸道:“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中年被皇帝赏识,更是放出狂言: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老来仍自信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为宋中丞自荐表》)

他的才华完全是骨子里的。

比如,清朝人赵翼在《欧北诗话》中说李白是仙灵降生……试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不屑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不仅后人认可他写诗的天分高,就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也都认为他不是凡人,如贺知章读了他的《蜀道难》后,直呼其为天上谪仙人。知名皇帝唐玄宗亲自召见他,并把没有参加过举人、进士考试的布衣李白封为翰林学士,直接给皇帝、给杨贵妃当笔杆子。如此厚爱,李白还经常不伺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何等轻狂自负,又是多么潇洒飘逸!

即便后来不受皇帝待见了,他仍信心满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困难二字,永远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三、杜甫的天才

杜甫虽不似李白般狂傲、飘逸,富激昂、震撼的气势,但他对自己天才的自信,却是与李白旗鼓相当的。

比如,杜甫不但早期在《望岳》中表达了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目空一切的气概;在随后求功名的早中期,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也毫不隐晦的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试想:这种露骨的狂,现在又有几个求职者敢对用人的老板放此狂言呢?

老年时,他在自述诗《壮游》中说自己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不但天赋异禀,还眼光颇高,打小就瞧不上周围的人: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苍老。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旁人在他眼里都是俗物,真可谓狂得没边!

中青年的杜甫更是激情澎湃、英雄主义感爆棚: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鹰》),渴望荣光、追求建功立业的志向一览无余。

这种人中俊杰,自然也跟李白一样,得到了皇帝赏识,曾被委任过御史左拾遗之职,官虽不高,但很重要,可以随时面见天子,直接向皇帝递奏折。

 

四、李白的志向

当然,李白不仅自信自己的文才非凡,也素有志向。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直白地表明自己要从政就要扭转乾坤,做吕尚、范蠡、张良、诸葛亮那样的安邦定国式人物。

同时,他在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自由的同时,也努力做到现实人生的自由。

他同样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漂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这种浪漫至极、气派之大,吾辈实在是叹为观止!

这就是盛唐气象,也是时下人人向往的盛世精神!

不过,与李白相比,杜甫后来实现了自我超越。

也成就了另一种盛唐气象,成就了他精神境界的一览众山小

 

五、杜甫的“圣”才

安史之乱中,杜甫也成了一个难民,逃难的过程中,他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家庭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统一了起来,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叙述了民族苦难和对未来的期盼,写就了民生之多艰诗史(如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此后,他把年少轻狂时期致君尧舜上的抱负,变成了济时敢爱恨的壮心;还将万里可横行的豪情,变成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和深沉博爱;从一个曾经放荡齐赵间(《壮游》)的轻狂公子,变成了关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的仁爱君子。成了忠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躬行者,儒家伦理规则成为他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自此,杜甫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的转变,他有对卑微人群苦难的悲悯,而你若能与杜甫产生共鸣、被他的诗打动,大概你也经历过许多人生不顺,已至中年矣。

 

我们不仅会问:李、杜的这种豪放、飘逸、辽阔、深沉、灿烂、震撼,动力来自哪里?

 

六、孕育李、杜二天才的时代背景

蒋勋认为他们这些天才,皆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说唐朝是我们民族史上让天才的潜能得到完全开发的朝代,个体有机会解放自己,而不仅仅被当做群体的角色对待。

比如,唐太宗夺权上位的过程、武则天直接当皇帝等行为,都是与我们正统的农业伦理格格不入的。当农业伦理“暂时度假”后,当时主宰的文化又是什么呢?

是游牧民族文化。

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身上就有鲜卑人的血统。

而游牧民族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物竞天择,是弱肉强食。那些个绝非等闲之辈的男人们,之所以听命于武则天这个女流,绝非魅惑于她的女色,而是臣服于她的卓越治理能力、她的高超用人之道。

唐朝,特别是盛唐的男人,普遍自信,富有男人气概。当时读书人到了十七八岁,有一种漫游的风气,都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即背一把剑,闯荡四海,结交天下豪杰。

 

七、那个时代有产生天才的动力

那是一个扫荡突厥劲敌、开疆拓土、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的天朝时代,是一个有着六七十个朝贡国来朝贡的时代,是男儿万里觅封侯的时代,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时代。

可也是要把大唐公主远嫁异邦去和亲的时代——比如文成公主和亲吐蕃。

大唐的盛世也是建立在女人的胸脯(和亲)之上的!

这是大唐的另一面,是的一面,也是刺激男儿血性,激发那个时代成为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盛世的巨大动力。

盛唐时代成就了李、杜,李、杜也通过唐诗成就了“盛唐”。

 

八、华为的时代“杯具”

或许你会说,你一个经管学院的老师,应该多读《论语》、《道德经》才对,怎么不务正业,读啥唐诗?

那就说点与专业有关的吧。

近日有朋友从华为参观回来,他说在华为的咖啡厅喝咖啡时,看到每个杯子上都印着一行字:“吾辈当勉,晚舟未归”。

华为用这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告诉国人一个悲剧(谐音杯具):两年多过去了,华为公主孟晚舟至今仍被无理拘押在加拿大的事实。这种巨大的悲情以及极大的耻辱感,笼罩在华为公司上上下下,几乎扼住每个人的喉咙,激励他们的员工进入战时状态。

不知道这是不是这家需要美国举国之力来对付的民营企业之所以伟大的核心秘密?

这个企业经营的故事是不是与唐诗有关?

如果一千三百年前的杜甫活在今天,他该如何书写我们这代人的“诗史”?

 

九、两本书的阅读顺序

最后一点阅读的小建议,朋友们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建议先看戴建业的,再看蒋勋的书,相信读完之后,就会明白为啥近些年流行读诗,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为啥越来越需要唐诗了。

想必你也一定会进一步思考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这个时代、面对中美争端了。

套用一句大俗话吧:人生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与诸君共勉!

 

注:本人所看版本为:

1.《蒋勋说唐诗(修订版)》,蒋勋著,中信出版社,20144月版;

2.《戴老师魔性诗词课》,戴建业著,北京联合出版社,20204月。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华园路8号

联系电话:027-87599238、87599065

传真:027-87599540 邮政编码:430074

杏彩体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