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四可以截稿吗?至少10号就要把设计稿弄出来,时间非常紧!”编辑们的脑子“嗡”了一声,断了信号……
一学期两期的《文华》,一本薄薄的刊物,在外人看来轻飘飘,无足轻重;而对于校刊部而言,则是沉甸甸,因为那里不只是文字,是图片,更是我们滴滴的心血。
作为以报道校园人物为主的刊物,每周例会上的报点环节是大家最“难熬”的时刻。校刊中的优秀人物究竟是怎么被发掘到的?这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小部委来说,要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校园里去发掘有故事的人可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但在2021届的校刊部里却有一个新生脱颖而出——前校刊部部委黄信博,他来自经济管理学部,而就是这样一个与新闻社专业不对口的新生却能在每周例会上报出七八个人物,这不禁让其他的部委们感到十分惊讶和佩服。
然而仔细分析他每一次的报点,似乎都来源于他在日常生活中偶然碰见的一些信息,他只是顺着这些信息去做了更深入的调查。
有了这样的榜样,2021届的部委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发现身边值得被报道的人物——开始留意各类大赛的榜单、在路过各类告示时停留观察、在与朋友聊天时下意识询问他们口中值得一提的同学……我们常常打趣:“进入校刊部之后,连路过的小猫小狗都想向它们打听一下。”但也是在这样的日夜观察积累中,我们见识到了更多优秀的人,我们顺着国奖获得者找到他们的工作室、我们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打听到他的得意门生……文华学院似乎一点点对我们展现出了它最值得骄傲的那一面。
“七分采,三分写”作为传统新闻写作的约定俗成,对于制作一本校刊来说,这也是万能法则。
对许多部委来说,采访写作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坎坷部分。我们常感叹“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做到完全顺利,但我们同时又坚信“事在人为”,而克服那些困难的经历也就成了我们又酸又甜的宝贵回忆。
2021级的部委余晰曾经负责过一个优秀校友的采写任务,由于那位学长已经毕业多年,余晰只能采用线上采访的方式,但学长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很难空出一长段时间来回复余晰的消息,有时甚至会碰到失联的情况。在这种客观条件下,余晰只能将采访的战线拉长,利用每天中饭和晚饭的时间给学长打电话,以免打扰到学长正常的工作时间。
在这样艰难的采访环境下,余晰在与学长联系了将近三个月后终于完成了稿件,就在余晰松了口气的时候,学长突然发来消息告知余晰因为他的个人需要,校刊不能发布关于他的文章。这对于余晰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但出于尊重被采访者的意愿,这篇文章最后也只能做罢。后来每每提到这件事,余晰总感到哭笑不得,虽然这次的采写失败了,但却也成了她大学生涯中一个难忘的回忆。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部委们也曾表示他们当过被采访者的“心理咨询师”。
在交谈中,采访对象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向2022级的部委张智颖和余婷讲述自己的故事。谈及到自己如今遇到的困境,加之沉重的事务带来的压力,让那次采访成为他发泄的一个机会,情到深处也不禁流下了眼泪。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时,张智颖和余婷将自己“倾听者”的身份发挥到了极致,她们静静听完了学长的所有倾诉,尽管许多内容已经完全偏离了采访的方向。事后张智颖和余婷都不禁感叹原来在他人眼中已经足够优秀的人也会有这么多烦恼和这么大的压力,学长的情绪爆发也许无法提供有效的写作信息却有效地帮助了她们去了解他这个人,去更好地塑造他的人物形象。
对于校刊写作来说,从构思到提纲到初稿,每一部分都不能出差错,不然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2021级部委廖芷珺就对此深有体会。
廖芷珺曾负责采写一个班集体的团支书,她前期的采访和写作过程可以说是符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特点,因此十分顺利。然而在交稿后的第二天,收到了指导老师刘念对她文章的修改时,她却感到一阵惊恐,于是迅速滑到文章最底端看刘念老师的批改总结。
当廖芷珺看见“重新架构,重新写作”几个大字之后,她感到一阵窒息,同时也感到不解。但当她从头仔细阅读老师的批注时,她逐渐理解了老师给出的提议,原来是自己把文章的重点搞错了,这也意味着她必须得重新写作。但此时的她已经慢慢平静下来,看着老师仔细的建议,她重新戴上了耳机开始分析采访的录音,重新琢磨故事的架构,在半夜再次新建了文档重写自己的稿件。“写校刊推倒重来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也是校刊给予我的最大的锻炼机会。”廖芷珺这样说道。
“文中有真意,笔下绘真情。”这不仅是校刊部的一句口号,更是校刊部每位部委内心十足的坚守。
《文华》的故事不止这些,往后的日子我们也会齐心协力去书写更美的篇章。
Copyright 文华学院2020 鄂ICP备09023313号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3292号